淡水小龍蝦屬底棲類水生動物,與螃蟹的習性基本相似,它們平時大部分時間均棲息于水的底層,所以,在一年的養殖過程中,只要平時堅持早、晚巡塘,那么,在小龍蝦病害防治上就可以掌握主動權,提前預防,超前防治,為什么這樣講,因為在正常情況下,一只健康的龍蝦,在水中是很難看到的,即使看到,它們的逃避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所以,當在早、晚的巡塘當中發現有以下情況,則說明龍蝦很可能要生病或已經生病了,第一,早晨巡塘發現龍蝦靜伏岸邊,或伏在水草上不動(不正常天氣除外)。第二,發現部分龍蝦在水草上端無力的爬動。第三,發現龍蝦行動呆滯,反應不靈敏。第四,投喂的飼料沒有像以前在正常時間段吃掉。第五,發現個別死蝦要引起重視,必須確定死因。第六,發現水質突然變化,如正常池塘水是渾濁的,現在突然變清等。
當然,蝦病診斷除了從正常觀察及實際癥狀的判別外,較正確的方法當然是用組織病理變化的鏡檢來確定龍蝦的病癥更為準確,但這些又是我們很多養殖戶所不能具備的,因為不管是從技術上還是硬件設施上都很難做到,所以,當發現龍蝦生病再把病蝦拿到有關部門進行檢測,往往是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這樣即使用的防治藥物非常到位,由于延誤了時機,也會帶來很大的損失。所以,在日常管理當中,一定要重視龍蝦病害防治這一塊,定期預防,發現問題,及時查明原因,對癥下藥,下面就談談幾種龍蝦常見病的癥狀及防治。
一、纖毛蟲病
病因:聚縮蟲、累枝蟲、單縮蟲、鐘形蟲等寄生蟲寄生引起
病癥:當蟲體大量附生時,病蝦的鰓、體表、附肢等外觀呈灰黑色,體表有灰黑色絨毛狀物,病蝦早晨浮于水面,反應遲鈍,不攝食,不脫殼,生長停滯,主要影響龍蝦呼吸。
防治:全池潑灑纖蟲凈,若殺蟲不徹底,可在用藥7日后再用一次,這樣可基本治好,之后再用消毒類藥物全池潑灑一次。
二、爛鰓病
病因:弧菌和其它桿菌感染引起
病癥:鰓絲呈灰白色,腫脹變脆,然后從尖端基部潰爛,病蝦浮于水面,行動緩慢,遲鈍,厭食,最后死亡。
防治:全池潑灑鰓凈或溴氯海因,病情嚴重連用兩天,如水質過濃,可同時底質改良劑。
三、爛尾病
病因:是由于龍蝦互相殘殺或受外來侵襲受傷而感染細菌引起。
病癥:病蝦尾部腐爛,嚴重時向中間發展。
防治:1、護養龍蝦時網箱內適當放一些水草可減少互相殘殺。
2、全池潑灑聚維酮碘或其它消毒類藥物。
四、黑鰓
癥狀:鰓絲由肉色變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完全變黑,引起鰓萎縮,病蝦往往伏在岸邊不動,最后因呼吸困難而死。
防治:1、保持養殖水體清潔,溶氧充足,水體定期潑灑生石灰,進行水質調節。
2、把患病蝦放在每立方水體3-5%的食鹽中浸泡2-3次,每次3-5分鐘。
五、爛鰓病
癥狀:細菌附生在病蝦鰓上并大量繁殖,阻塞鰓部的血液流通,妨礙呼吸。嚴重的鰓絲發黑、霉爛,引起病蝦死亡。
防治:1、經常清除蝦池中的殘餌、污物,注新水,保持良好的水體環境,保持養殖環境的衛生,保持水體中的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質被污染。
2、用每立方水體2克的漂白粉全池潑灑,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
六、甲殼潰瘍病
癥狀:感染初期病蝦甲殼局部出現顏色較深的斑點,斑點邊緣潰爛、出現空洞。嚴重時,出現較大或較多空洞導致病蝦內部感染,甚至死亡。
防治 :1、飼養期間飼料要投足、投均勻,蝦因飼料不足相互爭食或殘殺。
2、每畝用5-6千克的生石灰全池潑灑,或用每立方水體2-3克的漂白粉全池潑灑,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生石灰與漂白粉不能同時使用。